二月樱花,相约乙未春分时;三月离别,又到一年毕业季。即将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或栖身大树享受片刻安宁,或风雨无阻追寻彼岸花园。但无论如何,面试都是初来乍到的第一关,如何在面试中让自己脱颖而出?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如何在工作中合理执行项目?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让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广远?
2016年3月20日,农生环E座122,“职慧”创始人、清华大学博士的梁旻老师为广大学生带来三场关于“成功面试”、“项目管理”、“主动领导”的公益讲座。该活动是农生环专场招聘会暨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和农生环学部主办,生工食品学院承办。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素珊老师、团委陈晶妍老师和张云飞老师出席,各学院的百余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讲座现场)
成功面试:表里如一
第一讲是关于成功面试,虽然是周末的早上,还是有大批学生和几位老师慕名前来听课。首先梁老师做简单自我介绍,并自诩土豆老师。看似平常,美味营养,这是梁老师喜爱土豆的原因,也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梁老师上课风趣而又有启发性,与学生不时互动交流。

(土豆老师:看似平常、美味营养)
整场讲座梁老师都在强调面试要表里如一:表,穿着礼仪、第一印象;里,通“历”,过往经历,影射未来;如,回应假如,化解压力;一,思行合一,动机匹配。采用电影视频来描述每一个方面,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讲座过程中,梁老师还提出了一个闹钟问题:组装闹钟时多了三颗螺丝,怎么办?许多人都说能用且将就,但梁老师却一针见血指出这种思想的错误性。没有隐患意识的人,企业首先pass,着实令人影响深刻。
讲课结束,生工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素珊老师分享了自己感想,鼓励同学们将课堂上的所学到的内容在课外实践消化。

(陈素珊老师点评,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项目管理:起承转合
下午第二场是“项目管理”,梁老师借F1方程式换车胎的例子切入正题,按“起”、“承”、“转”、“合”四个过程来剖析曹冲称象的整个项目过程。
梁老师让同学们三至五人组队讨论每一个过程。起,即项目启动,要定义项目、识别角色;承,即项目发展,要制定计划、分析困难;转,即项目变化,要检查状态、优化计划;合,即项目结束,要项目报告,总结分析。
称象过程看似简单,把方方面面因素考虑到并考虑周全,如医疗保障、后勤供应、安保措施等,对同学们来说也有相当的难度。梁老师让同学们通过项目分解,得到相关性任务,从而绘制甘特图,找出关键路径,将称象项目细化可视化。
通过梁老师这种启发式的教育,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项目。




(同学们认真听讲,时而思考,时而记录)
主动领导:德高望重
晚上第三讲是“主动领导”。领导力,即影响力,如何才能让自己在一群人中有影响力呢?
梁老师从“德”、“高”、“望”、“重”四个方面展开。“德”,领导品德,有德的领导应该是仆人型领导,既关注人的成长也关注事的发展。同学们公认的仆人型领导的三个最重要的德是全局、倾听和前瞻。“高”,高瞻远瞩,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要有比别人看得高看得远,要有积极正向的态度。
梁老师告诫同学们遇事不要有乘客心态,做自己生活的司机。“望”,树立声望,就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重”,尊重他人,维护自尊,并保持建设性关系。最后梁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讲座富有启发、充满互动,引人入胜)
一天三场高强度的讲座,梁老师并没有说一声累,而是一直笑容和靥地向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无私地帮助同学们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如此奉献精神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学以致用,“学而实习”,在实践中成长,走近“职慧”,开启属于自己的“职慧”人生!
(文 黄佳奇 黄皓/图 谢丹丹/编辑 黄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