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求是精神——生工食品学子清明祭吊于子三烈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14浏览次数:700

“我们应该依于同学的名字而生存,我们在软弱的时候,我们在灰心的时候,我们在悲观失望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于子三而振作起来,跌倒的时候,于子三的声音会叫我们站起来而加倍了我们的勇气……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于子三墓
4月2日清晨,天色灰蒙,云层铺满了整个天空。微风轻抚,枝叶婆娑,虫鸟和鸣。一阵深沉而激昂的诵读,由远及近,飘荡在万松岭上空。
凤凰山北麓的万松岭南坡,一座陵墓静静地掩映在苍松翠柏丛中。墓的正前方立着一座碑,碑上刻着“于子三烈士之墓”;墓的后面是一堵墙,“学生魂”三个大字镌刻在墙的正上方。墓四周松柏环翠,显得庄重肃穆,这里正是浙大学子于子三烈士的安息之地。生工食品学院学生党员正在祭吊他们的学长——于子三烈士。
“于子三,1925年出生在山东牟平的一个教师家庭。1944年,抱着“农业救国”的理想考上迁到贵州的浙江大学农艺系。受浙大‘求是’学风熏陶和革命思想启迪,毅然投身学生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5月,被推选为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在中共杭州地下组织领导下,于子三带领浙大同学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在斗争中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学生运动领袖。牺牲时,年仅23岁。
 
 
王欣同学带着大家再次重温了于子三烈士的光辉事迹。“于子三烈士用年轻的生命担起了对国家对民族的重任,他短暂的一生诠释了舍生取义、不畏强暴的革命精神。”
其后,赵京城同学,带领大家诵读了《少年中国说》的节选和一段回忆缅怀于子三烈士的文字。诵读完毕,大家心中汹涌激荡,深深地被于子三精神打动,也明白了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责任。随后,为了表达我们对爱国青年于子三烈士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我们全体肃立,默哀。默哀完毕,我们依次为于子三烈士献上菊花。
随后,为了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在黄立夏同学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举起右手,庄严地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出自己为理想奋斗终身,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坚定信念。
 
本科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清明祭吊于子三烈士的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结束。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烈士的气息,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悲壮,感受到党性的坚定和信仰的厚重。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烈们付出,我们必将继承烈士遗志,传承求是精神,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支部成员合影
                    黄立夏/ 虞烨凯/编辑 黄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