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上午8点,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专业的17名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走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饮食服务中心,对食堂的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和加工生产线进行参观,对食堂工作流程、食品卫生安全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加强了饮食服务中心与学生的沟通联系,共同促进了餐饮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进入食堂后厨之前,同学们有序地经过了温度测试,在确定没有体温过高者后,按照食堂操作规范统一进行了穿戴。活动正式开始后,在饮食中心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进入了这个两万六千多平方米的食堂后厨。

(图为饮食中心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食堂概况)
在食堂地下一楼,一进门,同学们便看到悬挂在两壁上清晰易懂的果蔬类原料加工标准及用具使用展板,想不到平常看似简单的菜肴,其加工方式竟然有如此多的规则!伴着再熟悉不过的果蔬味,同学们看到了忙碌而不失条理的食堂叔叔阿姨们正在准备当天做饭用的原材料。饮食中心的老师介绍说,为了让同学们能吃到品种多样、可口美味的早餐,食堂师傅们都是从凌晨2点就开始工作,采购部的工作人员还要去勾庄买足一天量的食材回来。虽然食堂配备有切丝、切片、绞肉、去皮机等自动化加工设备,但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部分需求量不大的食材还是需要手动处理。看着食堂阿姨娴熟的挑菜、切菜手艺,同学们都不禁流露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敬佩之情。

(图为果蔬及禽肉加工区,忙忙碌碌而又井井有条)
参观完果蔬及禽肉加工区后,同学们接着来到了最具诱惑的西点烘烤区,美味的曲奇、蛋卷、手撕面包等均出自这些能干的食堂师傅之手,还有老师特地来这向他们请教学习如何制作西点呢。

(图为西点烘烤区,美味的西点甚是诱人)
接着,同学们又来到了米饭生产线,热腾腾的米饭香气扑面而来,只见硕大的生产间内横卧着两台自动传输蒸饭机,除水和米是人工加入外,其余操作过程都由这两台智能设备代替,饭锅在米饭机内焖25分钟,之后以每分钟一锅的速度出炉。不要小瞧这两条生产线,这里可是供应了紫金港所有食堂的米饭噢!

(图为主食米饭生产区,全自动蒸煮及松米机)
食堂的地面非常整洁,就连水渍也很少,同行的郑子桓同学惊叹说这里比他之前实习的工厂干净多了呢,可见我浙食堂卫生监管十分到位。从食堂餐具的紫外消毒、样品48h保留的溯源制度到果蔬农药残留的检测等,处处都可以看到我浙食堂对于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视。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拉近了学生与饮食中心的距离,对学校餐饮供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进一步的了解,深刻感受到学校在保障饮食安全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中心的老师也再次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期待着身为食品专业的同学们能关注并投身于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去。

(结束时和中心老师的合照)
(文 邹琳 辛晓璇/图 王昊等/编辑 王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