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师生赴华家池校区拜访赵匀老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01浏览次数:1645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和生工食品学院60周年院庆即将到来之际,学院师生一行5人于4月25日前往华家池校区拜访学院农工系赵匀老师。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张云飞带队,学生代表郑启帅、鲍伟君、张丰登、张俊参加。
张云飞老师首先向赵匀老师简要介绍了学院目前的发展情况,并感谢赵老师拨冗接受学院师生专访。赵匀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赵匀老师是山东潍坊人,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养成了他读书的好习惯。1961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学习农业机械化,由此开始了其与农机的缘分。赵匀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东北农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于1984年赴日本筑波国际农业机械化中心进修访学一年。1993年,赵老师引进到浙江农业大学,其后,所长到院长,进而成为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浙江理工大学校长。2004年退出学校领导岗位,又专心投入科研工作。
赵匀老师朴实诚恳、求实奋进,一直致力于我国的农机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他开拓性的设计了回转机构替代欧共体的杆机构形式应用到钵苗移栽装备上,大大简化了机构、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机构运行的可靠性。带领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适应南方双季稻、宽窄行移栽等农艺要求的系列插秧机、水稻钵苗移栽机和旱田钵苗移栽核心部件,其成果对提高粮食单产、稳产、减少粮食和土壤污染产生重大作用,设计的机械在使用之后,提高了10~20%的作物产量。
赵匀老师是一位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学着,年轻时广泛涉猎国内外名著,特别是对苏联文学和历史了解颇深。他鼓励年轻人多读书,扩大视野和知识面,以待厚积薄发之时;他也谈及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保持一种热爱之情,一个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选择喜欢的事情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一种被动状态,对学生特别研究生来说,分数不能决定一切,最重要的是能力和科研。
交流结束后,赵匀老师与大家合影留念。
 
 
(图文/张俊 编辑/梁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