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120周年之际,“红军长征与文军西征”主题展览于5月21日开始对全校师生开放。5月23日,生工食品学院生工和食品专业两个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开展“重温红色记忆”主题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到校友楼参观学习,重温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颂扬革命精神。
红军长征是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展板向大家清楚地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江西瑞金出发——渡过于都河——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与此同时,浙大的师生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文军西征。当时,浙江大学的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虽然只是通过展板,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不畏困难险阻的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同志深深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文军长征的文化积淀也是浙大宝贵的财富。回望过去,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可曾经的记忆却依然清晰。鲜血和泪水、不屈和抗争,展示着中国人民绝不低头的个性,描绘出抗日御侮历史的雄壮画卷。


(图/朱璐艺 文/赵婧含 编辑/梁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