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本科生招生介绍

发布者:郭亚芳发布时间:2022-08-15浏览次数:1342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一、基本信息

院系名称: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COLLEGE OF BIOSYSTEMS ENGINEERING AND FOOD SCIENCE

网址:http://www.caefs.zju.edu.cn/office/

微信公众号:浙大生工食品


办学使命:强农兴国  富国殷民  造福人类

发展愿景:成为推动农业工程和食品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战略力量

二、院长寄语: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刘鹰寄语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创建于1956年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历经60余年发展,孕育了深厚的学术根基和文化底蕴。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以强农兴国,富国殷民,造福人类为使命,瞩目前沿,以学科底蕴厚植家国情怀,以使命引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学院拥有一流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丰富多彩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农业机器人大赛等教学实践活动,热忱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加入生工食品学院追梦筑梦,实现价值。

三、院系简介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现设有生物系统工程系和食品科学与营养系2个系,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拥有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工程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位居A+,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软科排名中居全球第4US News排名第5。学院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师78人,包括教授36人、副教授12人、长聘教授2人、长聘副教授5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11人、特聘研究员1人、特聘副研究员11人。

学院全面落实“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培养农科与工科交叉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农业工程专业2010年入选国家一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3年通过美国IFT食品专业国际认证,并于2019年再次通过认证审核。农业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均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计划。

生工食品学院办公楼外景

四、专业及培养特色

1.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动新农科建设,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持续开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施精品化人才培养模式,让优秀本科生直接进入教授团队,参加研究生的学术活动,推动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学生获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比例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 跨学科交叉培养体系

紧扣国际发展需求,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卓越农林创新人才。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加强跨学科培养,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实验与实习实训、科研训练、俱乐部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国际拓展、教授一对一的六维平台融合实践育人体系,打造复合创新人才成长多元空间。

  • 多维创新实践能力训练

   学院积极打造各类创新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聚焦科研训练、基地建设与竞赛指导,形成了系统性创新创业工作体系。每年开展“卓越农林计划”、国创省创、SRTP等各类科研训练项目。2016年以来,每年平均立项23项,参与人次共554人次。开展卓越农林计划共7期,立项51项,参与人数达88人次。学院先后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疾控中心等20多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建成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深度实习与实践提供保障。学院获批浙江大学院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第二批),加强创新成果交流沟通,提升学院创新创业活力和支撑服务师生能力。近4年获批校院联合共建创新创业项目实验室3个,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搭建平台。学院成立ARC农业机器人俱乐部,培训的创新创业学生超260人次。近年来,290余人次荣获60余项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


学生参加ASABE国际大学生农业机器人设计竞赛

学生参加反食品浪费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大学生竞赛

《精细农业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德清通航机场学习交流


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展

  • 多渠道国际化交流

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国际化,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学院先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普渡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知名院校签订了本科生联合培养交流合作协议,已连续10多年选拔80名学生参加康奈尔大学“2+2”、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32”联合培养,组织学生到瓦赫宁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和泰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短期学术交流,毕业学生深受国际名校和国内顶尖院校欢迎。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国际化,聘请国外著名大学教授为本科生开设全英文课程3门。

学生赴UIUC交流

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

  • 高品质教学成果

全面推进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书育人模式等的改革与创新,成果显著。获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一流课程3门。2009年“多元融合 国际化拓展—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创建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立足前沿 接轨国际 强化实践--生物生产机器人课程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23年“螺旋递进、多维联动、能力为重—食品保藏课程群20年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显著推动了学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2.本科专业介绍

农业工程:农业工程属于工程技术和生命科学交叉融合的领域,致力于实现农业与生物复杂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国家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以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兴农、建设农业强国国家战略为导向,培养兼具工程技术背景和农业与生物背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农业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农学、化学、医学、工程学等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领域,其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时代新背景下食品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的高质量共融发展。本专业立足食品科学与产业进步,坚持“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大食物观”提供强大支撑。

3.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名称

专业核心课程

农业工程

生物生产机器人、精细农业、农业物料学、生物环境工程、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农业生物系统传输过程、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导论、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概论、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装备与工厂设计、食品化学、果蔬保鲜工程、生物制造工程、食品安全与毒理


五、发展前景

学院本科毕业生出口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去向主要为赴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赴江西省委组织部、安徽省委组织部等基层选调,赴南方电网、华为、海康威视、娃哈哈集团等知名企业就业等。2024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12人,其中赴境内深造人数为47,占比41.96%;境外深造人数为22,占比19.64%;就业人数为34,占比30.36%;其他人数为9,占比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