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练外联” 打造智能农业装备“四强”战斗堡垒支部

发布者:闫凯亚发布时间:2024-01-05浏览次数:11

智能农业装备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牢记初心使命,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针对现代农业对农业工程学科的新要求,一方面苦练内功,筑牢堡垒根基;另一方面联动学生支部、兄弟单位支部及企业和地方,共同推进党建业务融合,以智能农业装备服务行业,形成“支部强建设、学生强培养、老师强发展、社会强服务”的“四强”特色支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浙江农业“双强”行动等国家和地方战略。

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支部建设,筑牢堡垒根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近两年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学习25次,书记讲党课10次,支部成员讲党课学党史6次;创新学习方式。在党课、研讨会、红色观影、红色基地考察传统学习方式外,创新了“边走边学、边看边学、边做边学”等多种新学习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学科专业大讨论等系列活动7次。支部在浙江大学基层党支部评选中连续两年为优秀。

师生支部联动,兄弟支部结对,交流共建齐进步。支部一直重视对外交流,打造师生和兄弟支部一体化发展生态,坚持“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共同进步”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加强了与学生支部、兄弟院校支部和企业支部的交流和共建。

作为农业工程学科教支部,立足农工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色和需求,拓展学习和发展资源,是本支部的工作重点。为更好解决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为学院本部实验基地和资源受限而束缚实践和双创的难题,支部通过结对共建和主题党日等方式,拓展外部实践和双创基地,引入相关资源,有力支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师生支部与新农村研究院农业科技创新试验中心党支部开展定期共建互促活动,致力优势互补,实践资源共享,产学研互促,践行新农科耕读教育。通过支部为桥梁联系对接学校创新创业学院,通过双创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参观实践、个性对接等多渠道方式,为ARC农业机器人俱乐部和研究生解决双创知识培训,提供比赛渠道和实践场所。助力俱乐部获得本领域最高水平的ASABE国际大学生农业机器人竞赛的冠军数全球第一。指导研究生获得ASABE杰出论文奖1项、AOC研究生成就奖2项(全球每年1-2位)、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和省优秀毕业生4人等系列荣誉。相应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与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工支部结对共建,以党建联建共建工作为抓手,通过“党建经验共享、业务优势互补、支部服务共推”等模式,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东西部高校农工支部结对共建共发展新模式,为东西部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学院先后两名挂职援疆教师均出自本支部;1人获评优秀援疆干部,1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联合支撑获青年长江学者,继续服务西部;1名本支部毕业生成长为该院院长。目前支部参与教育部高校团队对口支援新疆农大,负责新疆智能农业装备与机器人方向合作。

培养人才,支撑教师成长,打造成长发展共同体。支部始终坚持为师生服务,开展支委与党员之间的谈心谈话,坚持并拓展了师生、支部、研究所和研究团队的多载体、多系列交流模式,了解并解决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和问题,听取师生对支部的意见建议,做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新进校的年轻教师建立一对一联系制度,与非党员教师和博士后结对事业之友,支部委员分别负责了“百人”和“特聘研究员”教师的联系。

支部引领带动师生推动事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支部教学科研岗党员100%正在或曾经承担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德育导师、新生之友、卓越农林计划/SRTP科研训练项目指导老师等学生工作,并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等荣誉。

2019年至今,平均每年一位支部成员/入党积极分子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2019年,平建峰,国家优青;2020年,王一娴(宣传委员),国家优青;2021年,刘湘江(入党积极分子),青年长江;2023年,谢丽娟(原支部书记),神农青年英才;李冬阳(原纪律委员),国家优青(海外)。农业传感器领域全国共3名国家优青,其中2名在本支部。

发挥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发展。支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方向,投身科研成果频出,支持行业发展效果显著。

支部成员承担了系列重要科研任务并取得新突破,引领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新增“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青年科学家项目3项。共建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绿色饲料与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建设杭州科创中心微纳生物信息感知工坊(建设经费5000万)、浙江省农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系列高能级平台。基础创新取得新突破,近5年本学科发表SNC子刊和PNAS论文7篇,其中6篇为本支部成员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以支部为支撑和桥梁,支部成员积极服务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转化核心技术,为行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基础上,针对水果品种多、品质差异大产业难题,发明了水果内外部品质多指标同步智能检测技术,创制了自由果托、滚轮果托等系列智能分选装备及12、16通道大型水果智能分选装备,实现了产业应用,打破了国外巨头垄断。主持国家联合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组核心技术专利群以5228万元实施转让(其中专利技术再开发经费1900万),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畜禽智能养殖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围绕设施养殖智能绿色发展国家需求,研究生物-环境-装备互作机制,攻克智能精准养殖关键技术与装备,授权美国专利4件,2组核心技术专利群以2913万元实施转让(其中专利技术再开发经费1500万),牵头制定标准2项,两度荣获国际LED联盟“全球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100佳”(养殖领域仅此2项),在30省800余家知名企业应用(通威、中洋、旺旺、峪口、温氏、正大等)并出口。

 

苦练内功筑巢,多管齐下引凤,党员吸纳新突破。支部苦练内功,打造战斗堡垒,持续扩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一对一谈心、优秀党员感召、业务过程融合等举措,多管齐下吸引优秀人才向党靠拢。支部吸引3名高层次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包括1名国家青千、1名青年长江学者和1名特聘副研究员,其中2人已分别转为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近3年学院新发展高层次人才党员均出自本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