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院史 | 盛奎川:锐意开拓进取 传承爱农情怀

发布者:闫凯亚发布时间:2024-02-18浏览次数:10

 编者按:一代代生工食品人筚路蓝缕、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学院事业发展壮大。值此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之际,学院师生通过访谈等形式邀请离退休老教授口述院史,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我们将这些讲述汇集成人物专访,和学院师生及广大院友一起回顾学院改革发展之路,感悟学院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学院办学优良传统。本期讲述的是盛奎川老师的故事。

 

 盛奎川教授,19637月生,曾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于2023731日荣休。盛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能源与生物基材料研发,已授权发明专利23件(第一发明人14件,第二发明人6件);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40多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和译著等5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2006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2012年)等荣誉。  


 传承接力,无私奉献

 在采访中了解到,盛老师自1985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以来,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位。前期他主要利用自身的绘图专长,承担《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这一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后来盛老师长期从事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基材料领域相关研究,在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采访伊始,盛老师便详细介绍了农机系创始人徐道观先生、图学前辈方林生老师等老一辈生工食品人严谨治学、传承接力、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盛老师谈到在任教初期,学校急需专业人才承担《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任务,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分配,承担了这一任务。当时我院的教学条件较为落后,教师需要通过手工板书板画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并需要掌握其他必备的教学技能。为应对这些挑战,学院的历任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磨砺新教师本领,从课堂语言的精确表达到板书板画的熟练书写,从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到坚持批改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过程中积蓄起深厚的教学功底。盛老师表示当时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要求极为严格,会时常用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等警言来提醒自己,亦或是经常满堂听课并指出年轻老师讲课的不足之处,甚至还会检查自己所做习题的工作量及难度是否恰当,从而使自己练就了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盛老师说,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是我院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从事专业基础课教学,还是主讲《可再生能源工程》等专业课,他都不敢掉以轻心,始终把站稳讲台作为立足之本。


盛老师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较早开始参与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他提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研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禽蛋孵化设备需要从比利时等发达国家进口,价格异常昂贵。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院于上世纪90年代初便开展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的禽蛋孵化机的研发工作。该项目由朱松明老师牵头,盛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负责总图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课题组最终成功研制出可以同时孵化16800个蛋的9JFC)型孵化机,并在杭州下沙一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其售价仅为进口设备的1/3左右。1994年,该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奖,为我国禽蛋孵化及规模化养殖产业的进步,并最终完全替代进口做出了贡献。盛老师后来通过在职进修,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历。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师从浙江省农村能源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蒋成球老师,在两代人的不断努力下,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科研团队,完成了我院在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方面的初始积累,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升级奉献了自身的全部力量。

 

 顺应时代,开拓进取

 “四校合并后,我院迎来了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盛老师回忆,起先华家池校区的办公条件和科研实验室条件非常简陋,而且当时相关课程被安排在几个校区,上两节课,乘坐班车需要在路上花费大半天时间。从华家池搬到紫金港之后,我院的办公和科研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仅一门课程的教学实验设备就增加投入了上百万元,为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浙大学科门类齐全,又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这对我院科研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盛老师强调,经过以应义斌老师、何勇老师和王俊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骨干的引领,奋发图强、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我院的整体科研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国际影响力也大幅度提高,这种情形在四校合并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盛老师谈到虽然四校合并带来了许多变化,但要做顶天立地科研人的初心始终未变。我院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转化协同发展的路线保证了学科的旺盛生命力。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生工食品人扎根农业生产一线,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使得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传承,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非农学科的鲜明特色。除此之外,重视国际交流,不断引进年轻人才也是保证我院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盛老师也回忆道,在2002年赴陕西杨凌参加海外华人学术报告会后,茅塞顿开、深受启发,认识到我们与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科先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自日本北海道大学归来后,便不断邀请境外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且鼓励学生赴海外进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科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道授业,培植情怀

 盛老师是一位备受学生敬仰的导师,他长期扎根于教学、科研一线,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者,而且是一位爱农和人文情怀的培育者。作为一名工程类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盛老师深知打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他不厌其烦地强调,研究生阶段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掌握专业知识,这是科研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盛老师认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在工程类专业的科研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高度的逻辑思考,而形象思维则能够在问题解决中提供更为立体和全面的视角。

 盛老师深谙传道者的责任,他不仅在课堂上耐心教导学生专业知识,更是通过个案分析、实践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本质。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挑战问题,不断追求科研的创新。然而,对于盛老师而言,传授知识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他特别强调学生要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盛老师坦言,自己在学生时代,爱好广泛而丰富。他喜欢写作和书法,用文字和墨迹表达内心的情感。大学寒暑假,他总是沉浸在长篇小说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他关注诗词歌赋,将心灵的共鸣融入其中。更为难得的是,他喜欢阅读哲学方面的文章,通过深刻的思考,启迪自己的灵魂。对于研究生而言,学业繁忙的同时,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盛老师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能在当前高压科研环境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领域的涵养,能够使科研者更具深度和广度,培养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者。

 盛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广大学子科研之路不仅是理性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更是心灵与智慧的升华。他倡导的传道授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怀的培植。在培养专业素养的同时,注重人文情怀,让学术之路更加丰富多彩,让知识的种子情怀的灯火照耀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结语

 盛老师从教育教学、学科发展、学院变迁、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作了详尽阐述,让大家有幸了解到近几十年学院的发展概况以及老一辈科学家的担当和奉献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当汲取新的奋斗力量,传承老一辈无畏困苦的奋斗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勇于担当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用自身所学奉献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