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刘鹰教授、于勇副教授团队联合大连海洋大学、印度旁遮普大学(Panjab University)、印度创新与应用生物加工中心(Center of Innovative and Applied Bioprocessing)、印度中央科学仪器研究所(CSIR-Central Scientific Instruments Organization)等多家国内外科研单位,在国际食品科学领域Top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Q1,IF2024=15.4)上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s in collagen-based packaging for enhancing food safety and shelf life”的综述论文。
食品包装不仅关系到食品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的安全与品质,也是减少食物浪费、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广泛应用的石油基塑料包装存在难降解、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全球塑料废弃物处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环境挑战。为此,开发来源可持续、可降解、且具备功能性的替代材料成为研究热点。胶原蛋白作为天然的结构蛋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同时可与抗氧化剂、抗菌剂等功能组分复合,展现出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巨大潜力。然而,当前关于胶原蛋白在提取方法、加工工艺以及其在食品包装中实际应用方面的系统性认识仍不够完善。
该综述系统梳理了胶原蛋白基食品包装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论文通过PRISMA 2020体系化方法,对胶原蛋白来源(鱼类、牛源及其他副产物)、绿色提取工艺、薄膜成膜与加工技术(溶液浇铸、电纺丝、挤出与压模成型等)、功能性复合改性(与多糖、纳米材料共混)等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探讨了胶原基薄膜在延长食品保质期、抗氧化、抗菌及智能包装中的应用。综述指出,胶原基包装材料兼具可降解性与功能多样性,是替代石油基塑料包装、推动食品包装绿色化与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为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共同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刘鹰教授和于勇副教授,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博士后Maninder Meenu。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YFD2400100)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lrUA3I9F4YuuR